您当前位置:首页>信息公开>详情

多伦县从昔日风沙源变成京北“后花园”

发布日期:2016-03-2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多伦县从昔日风沙源变成京北“后花园”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多伦县广播电视局 作者:陈伟 2013-01-10
    五年来,多伦县全县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朱镕基总理的嘱托,坚持林业建设与兴林富民相结合,采取“封、飞、造、禁、移、调”综合措施,不断创新建设机制体制,加大科技支撑力度,夯实种苗基础,全县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步入了快速、高效、健康发展的新阶段。

    历史上的多伦曾是个水草丰美、经济繁荣的古城,但由于开荒、超载放牧等人为活动影响,导致风蚀沙化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,县内三条大沙带横亘东西。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,几年来,我县以打造京津地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,依托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,把草原恢复、防风固沙和经济林、景观林建设结合起来,全县生态建设逐步迈上了向生态强县发展的快车道。

    我县始终坚持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推进,使生态效益向生态、经济复合效益转变,让生态建设绿了群山,也富了农户。农民的传统观念也因此得到转变,农牧业产业结构由过去的广种薄收、粗放经营逐步向以马铃薯、蔬菜等高产高效农业转变,农民收入持续增加。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4280元增加到2011年的6824元,其中40%来自于林业。

    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促进了人居环境的和谐,使信息流、人流、资金流更加快捷沟通,聚集了人气、财气,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。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林业发展整体水平,县委、政府在“十二五”开局之年,启动实施了以“六二一”为主体框架的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,力争用五年时间把我县打造成第二个塞罕坝。

    在工程推进过程中,我县针对国家尚未立项、资金严重短缺的实际,加强项目整合,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、森林植被恢复、森林碳汇、公益林补植补造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项目全部纳入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,实行统一管理建设,集中项目资金优势,全面推动工程建设。通过划拨、租赁、承包、转让、股份合作、贷款等一系列活化机制措施,吸引30家区内外绿化企业和县内55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,实现政府要生态、企业要林权的双赢目标。同时,鼓励农民在自家承包的荒山荒坡上进行造林绿化,验收合格后,享受人工造林补贴每亩300元,切实让农民在参与生态建设中增加收入,全县上下形成了空前高涨的建设热潮。

    多伦县还积极探索出林下经济发展路子,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全县220.1万亩集体林明晰产权承包到户,让山定权、树定根、人定心,实现林地受保护、农民得效益的双赢目标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养殖业。目前有梅花鹿等特色养殖基地五处,年实现收入125万元。通过油桃、葡萄、草莓等特色种植,年收入达200万元。依托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建设,全县完成扁杏嫁接16050亩,文冠果2000亩,蒙古野果4050亩,中草药4000亩,切实使造林由原来单纯的生态效益向生态兼顾经济效益转变,使更多的农民从农牧业生产中转移到林业经营上来。

    在未来的五年中,我县将以“建设现代林业、打造生态强县”为目标,响应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“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,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,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”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,努力提升我县林业整体活力,实现生态大县的建设目标。